2022耳机系统小结,内附大乌一代,二代系统简评

bt365体育平台3 2025-07-16 17:36:20 作者: admin 阅读: 2725
2022耳机系统小结,内附大乌一代,二代系统简评

近期系统重新调整,基本算搭建完成,作为动圈耳机的簇拥粉,最终会锁定在大乌一代,二代,头版T1这几只耳机,没有选HD800系列主要原因还是系统搭配以及个人喜好密度,能量,信息量较突出的风格,外加尝试了各种平板最终还是回归动圈返璞归真。。。

-------------------

系统如下:

音源:文豪t/c aqwo分体四件(含胆套)

耳放:Auris Nirvana2(全古董金狮)/Riviera aic-10

耳机:头版T1,大乌一代,二代

线材:晶彩梵高电源线,AQ龙HDMI等

排插:HB cable design次旗舰

器材架:cms pxk/neo(在售)

------------------

心得小结:

1. 耳机系统中高端音源的价值,是否值得?

单从性价比和耳机潜力考虑,个人觉得以目前的耳机水平配10w+的音源足够,再往上风格差异大于素质提升,10w是个门槛,除了信息量,音乐情感表达,流畅度和细节和中低端音源有较明显差距明显。另外,个人经验数播系统同价格的数播要达到sacd/cd转盘的水平需要花费至少3倍以上的费用代价,主要差距在安定感,信息量。

2. 大乌一,大乌二有哪些区别?各有哪些优缺点?

大乌一:原线下过于浓郁,低频由于悬边设计问题,很难控制,听感会较臃肿,偏油腻,换线可以大幅改善,但无法彻底消除

大乌二:原线下完成度大幅提升,体现在低频的控制力,整体细腻度,透明度,密度较一代都有档次的提升,代价就是没有了一代的音色,较为中性淡雅,偏监听

无论一代二代,大乌整体都是强调厚度,能量,密度,低频冲击力的风格,如果喜欢清秀的风格大乌不适合,这也是我一直保留头版t1的原因之一。

3. 耳放评价:

aic10:胆结石设计,整体声音比较偏晶体管的快速透明,能量充沛,中高频染色较明显,鲜活,推力还不错,驱动低高阻动圈都有不错表现,但绝对功率一般,驱动sus,1266这类灵敏度低的平板耳机口略显吃力。缺点我觉得是宽松度方面有妥协,然后明暗强弱比较强调强的部分,暗部细节捕捉一般,安定感一般,久听比较容易累。

auris Nirvana2:原管声音粗犷,完成度一般,换顶级管后驱动高阻动圈非常均衡,完成度很高,驱动大乌也不错,宽松细腻自然,缺点是绝对的透明度和能量感不如aic10抢眼

4.周边的重要性:

无论是线材还有避震,都很重要,在系统中起码有30%的影响,电源线是锦上添花必不可少的部分,而避震则在能量感的平衡,声场方面影响巨大,很可能一点小细节直接毁掉系统的完成度,出现类似刺激,模糊等致命问题,对于缺乏调整能力的烧友,购买成品周边调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尽量选择比较靠谱的品牌,减少试错风险。

5. 2022年个人HiFi推荐周边:

1.梵高电源线:高端“入门”电源线的代表之一,拜托选择困难症,音源电源线预算范围内几乎无需纠结的选择

2.cms避震板,器材架:安定,宽松,模拟,有预算还是建议整套好点的避震系统

3.voodoo镀铑墙插:同价位听过素质最全面,层次感细节最丰富的插座,需要注意后端的线材搭配,找到宽松度的平衡点

4.AQ龙HDMI,瓦哈拉2 aes:同价位这两种规格几乎最强选择,较全面无明显缺点

最后,祝各位大佬们2023年好运连连,烧的更旺!

1672548528888.jpg

(307.45 KB, 下载次数: 221)

下载附件

2023-1-1 12:53 上传

1672548720623.jpg

(317.65 KB, 下载次数: 198)

下载附件

2023-1-1 12:53 上传

1672548664107.jpg

(310.43 KB, 下载次数: 201)

下载附件

2023-1-1 12:53 上传

相关推荐